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冯力更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制药工程系副主任 去学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科学系副教授;英国Harper Adams University College,食品市场与质量管理硕士,多次承担食品安全控制方面的大型讲座。
主讲课程:《食品安全控制》
何计国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科学系副教授 去学习
承担和参加了多项课题研究,包括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No2001BA804A21:“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检验方法研究”;十一五支撑计划——食品快速检验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及设备开发研究No2006BAD05A06-201:主持子课题“有机磷农药残留免疫检测技术研究及酶标和金标研制”;十二五可支撑计划--农村重点人群营养健康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传统乳制品现代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主持中国-马来西亚国际合作课题“功能食品研发中心的建设与海藻类功能食品的开发研制”;主持中国-英国国际合作课题“改善睡眠保健食品的研究与开发”
主讲课程:《食品安全基础》
马君义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制药工程系副主任 去学习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制剂新工艺与新技术 主要成就:主持参研项目八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药学发展二等奖,甘肃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二等奖,编写教材三本,近五年发表中外文论文13篇。
主讲课程:《药品伦理学》、《药品安全风险交流》。
王玉 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 去学习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成就:荣获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中国营养学会先进工作者、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先进个人贡献奖、甘肃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等荣誉称号;参编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40余篇。
主讲课程:《保健食品命名指南》、《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食品安全科普宣传》。
王婧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作物保护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去学习
主要承担《国内外食品安全案例分析》课程 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持及参与完成科研项目十几项,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 参编《现代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专著一部(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主讲课程:《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调味品安全知识》。
牛静萍 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去学习
现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卫生部环境与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委员会环境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环境卫生学杂志》《干旱气象》《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编委;甘肃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级应急专家、甘肃省预防医学会理事、甘肃省优生优育协会理事。
主讲课程:《化妆品安全基础知识》、《化妆品概述》。
史锦梅 教授 去学习
1988年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专业,2000—2001在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习,现在兰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工作。 研究领域为药事管理、药品市场营销、生物与医药产业经济。 主要科研成果:先后主编专业教材2部,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4次,主持兰州财经大学重点教改课题3项, 重点科研课题1项,甘肃省教育厅课题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并结项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省社科课题2项. 获奖情况:2002年获教书育人奖,2005年获兰州商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2010年获兰州商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获兰州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
主讲课程:《进出口药材管理办法》
冯再平 甘肃省食品工业协会理事,博士、副教授 去学习
主要成果:参研项目《苹果浓缩汁中耐热菌PCR快速检测技术》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在国内外期刊《Biotechnology Letters》、《食品工业科技》、《食品与发酵工业》、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食品毒理学》、《大学生营养与健康》。
主讲课程:《蔬菜农产品安全知识》、《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与事故应急处理》、《生产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点控制》。
刘兴荣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去学习
目前担任十一届甘肃省政协委员、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化妆品审评专家、甘肃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甘肃省防痨协会副会长、农工党兰州大学委员会主委、甘肃省欧美同学会、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健康教育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
主讲课程:《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检验规定》。
刘晓风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去学习
研究方向:长期从事功能性食品的评价与开发研究。 主要成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两次荣获甘肃省科技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酒泉市科技进步奖及甘肃省新产品、新技术奖。
主讲课程:《食物中毒与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食品营养与卫生》。
阮烨 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去学习
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医学气象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协会会员,曾在美国纽约大学访学一年。 研究领域为《环境卫生学》、《环境与健康》及《全科医学》等公共卫生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环境流行病学、环境与健康、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任职期内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家级及以上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CSCD收录8篇,SCI收录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行业专项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兰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作为副主编编写专著1部。
主讲课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实施细则》。
孙应彪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卫生毒理学研究所所长 去学习
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甘肃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及其控制效果评价审评专家、中国毒理学会会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会员等。担任《Human & Experimental Toxicology》、《毒理学杂志》、《生态毒理学杂志》等期刊审稿专家。
主讲课程:《化妆品审批管理——毒理学》、《化妆品审批管理——卫生化学》。
李永才 食品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去学习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及HACCP体系(GB/T27341-2009)国家注册审核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学会高级会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于果蔬采后生物学与技术。 主要成就: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现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 合著国外专著2部,以及国内专著和教材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40余篇。
主讲课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李茂星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全军高原环境损伤防治重点实验新药研究室主任,专业技术6级(副师) 去学习
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获得者,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筛选及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工作,研究工作涉及天然药物提取分离、药理学活性筛选、药物质量标准分析及中药制剂等相关领域。
主讲课程:《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职业道德与药品行业道德》。
杨富民 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去学习
甘肃省工程咨询委员会专家,甘肃省食品添加剂协会副会长,甘肃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乳品工业协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农畜产品加工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成就:获得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优秀奖1项,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执行优秀团队》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厅级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制订地方标准3项。 在《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主讲课程:《无公害产品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绿色食品管理办法》。
张玉斌 副教授 去学习
国家农业部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团队主要成员,甘肃省畜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肉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控制工程实验室及甘肃省牛羊肉加工行业技术中心核心成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动物性食品营养和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成就: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等科研项目15项。 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农业推广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各1部,参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主讲课程:《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福喜事件》、《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张丙云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去学习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食品加工与贮藏专业的研究等方面研究开发工作。 主要成就:先后承担科研项目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获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主讲课程:《二噁因事件》。
张怀珠 食品系系主任 去学习
研究方向:主持《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冷却牛肉保鲜作用的研究》《甘肃省道地中药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等科研项目。 主要成就:参与制定甘肃省部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制定与修订。 被评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
主讲课程:《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张珍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去学习
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甘肃省乡镇企业局中小企业局高级顾问团专家,白银中小企业局特聘专家。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农畜产品加工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主要成就: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项目14项。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副主编《食品工艺学综合实验》和《现代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参编《食品加工安全控制》、《食品感官评定》、《食品感官评价》。在《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等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主讲课程:《三聚氰胺事件影响》、《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品标签标示管理规定》。
张强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去学习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秘书,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药学分会青年委员,第九届全军药学专业委员会临床药学分会委员; 甘肃省药学会第一届药物临床评价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果:以第一及第二作者发表交流论文5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军队医疗成果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主讲课程:《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陈世武 博士,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去学习
主要从事基于肿瘤新靶点的激酶抑制剂、天然活性分子的结构修饰及新药创制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药学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并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三项。被聘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和多种国际知名药物化学类杂志特约审稿人。
主讲课程:邵威平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去学习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国家注册审核员,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项目咨询、环境影响项目评估专家。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发酵工程、食品安全、保健食品、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食品安全管理员的职责》、《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点控制》、《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范文广 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去学习
研究领域:食品科学、食品营养、食品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 主要成果:曾获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获省食品类专业技能大赛指导教师一等奖,参与2项国家“863”课题,多项省厅级项目,参与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 编写教材《调味品加工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2部,申请专利3项 。
主讲课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食品加工安全控制》、《食品包装贮运安全控制》。
罗斌 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 去学习
主要从事环境与健康方向研究。讲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与健康》、《环境卫生学》及《全科医学概论》等课程。 已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美国NIH项目、兰州大学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等4项, 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至今已发表文章14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篇,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大会报告1次。
主讲课程:《化妆品卫生规范》、《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罗臻 医学院副教授 去学习
兼任甘肃省卫生政策研究咨询委员会专家,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执业药师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扶贫办项目审评专家,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专家。 研究领域为药事管理、药品市场营销、生物与医药产业经济。 主要成果:发表《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等4篇教学研究论文。2008年,“药事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获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09年,参编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药事管理学》(案例版),2011年,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药事管理学》。
主讲课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天然药审批管理》。
赵萍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去学习
甘肃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食品安全政策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和发酵工程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成就:先后承担纵横向研究课题23项,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重大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8篇,其中,SCI、EI收录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2部,主(参)编教材2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甘肃省高等学、三育人等奖10项。
主讲课程:《国标 地标 关系》、《酒类安全知识》。
胡芳弟 教授 去学习
研究领域:中草药及中药制剂化学成分分离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中药多糖化学及生物学研究 、中药制剂二次开发及中药新药研究 、天然药物及生物活性分子生物电化学行为研究 主要成就: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甘肃皇甫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18篇。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3项。
主讲课程:《药品基本概述》。
胡晓斌 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去学习
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研究领域为为人群卫生干预与评价、管理流行病学等领域。在“J REPROD MED”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 参加包括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项,主持甘肃省卫计委、中央高校等项目8项。 荣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主讲课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化妆品危机管理与应急处理》。
查飞 教授,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生导师,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去学习
军1992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 1995年于西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6-1997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进修,2006年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为环境与能源化工、现代分离分析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成果:曾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高校实验室管理先进工作者”、“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等。已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完成企业研发项目十余项。
主讲课程:《宝洁公司SK-II化妆品事件》、《霸王洗发水事件》、《章光101致癌事件》。
贺殿 药剂学硕士、药物化学博士,药学院药物化学、有机化学教学组组长 去学习
甘肃省执业药师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省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在新药设计与合成、中药新药研发等2个领域,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横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SCI 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甘肃药学发展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兰州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7项。
主讲课程:《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药品委托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徐晓霞 食品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公共营养师,内审员 去学习
研究方向:主要承担《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微生物技术》、《食品毒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成就:主持和参与省厅级、学院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主讲课程:《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食品原料安全控制》、《甘肃省食品小作坊监督管理条例》、《单位食堂食品安全知识》。
雒成林 医学硕士,副教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去学习
甘肃中医药大学皇甫谧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古籍学术思想研究与临床运用”、“基于痹学说的慢病诊治临床研究”。 在中药与藏药临床应用、敦煌医学文献及皇甫谧针灸学术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编写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六部, 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多篇,完成科研课题十余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被评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首届中医药康复保健优秀人才。
主讲课程:《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西门子事件之外的思考》。